10月15日,温岭市中医院成功为两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颈内动脉恢复了正常血流灌注,头晕和颈部不适等症状缓解。据悉,该手术的开展,是我院在血管腔内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

77岁的陈老伯因20天来反复出现头晕入院检查,周老伯则是因“体检发现颈部斑块1年”入院。两人均经过颈动脉超声和颈动脉MRI检查,确诊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具有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指征。10月1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徐欣教授的指导下 ,该院介入科、血管外科团队共同为两位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据介绍,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颈动脉壁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增大或破裂时,就会造成颈动脉狭窄或栓塞,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症本身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不易发现,一些病人可表现因脑部缺血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有突然发作的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肢或下肢无力、面肌麻痹和单眼突然发黑等,如发生在语言中枢侧大脑半球,可引起语言障碍。这种症状出现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 24 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 ”,或称为一过性脑缺血症(TIA)。严重者将出现脑梗塞的症状,可引起死亡或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偏盲、感觉障碍等。
此次首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院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院血管介入治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