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是今年“三伏天”入伏的第一天,也是“三伏贴”敷贴首日。在市中医院名医馆,前来敷贴的市民排起了长龙,接诊现场尤为火爆,仅一上午,中医院接诊“三伏贴”治疗就超过了200多人次。
市名中医、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王立新告诉记者,“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有效且方便,深受市民们的欢迎。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慢行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关节疼痛性疾病,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虚寒证)等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及某些冬季特有的疾病,如冻疮、四肢冰凉、畏寒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
据了解,中医院已经连续10余年开展“冬病夏治”特色疗法,很多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肠胃炎等慢性病患者,已连续第二年、第三年坚持治疗。每年夏季,均有近千名市民来到市中医院体验“三伏贴”特色疗法。今年,市中医院推拿科、肺病科、儿科、脾胃病科、康复科五大学科,针对不同人群,联袂开展“冬病夏治”特色疗法。
从前年开始,陈女士就开始贴敷“三伏贴”了,“敷上会感觉热热的,很舒服,还有一些清凉感。”陈女士说,自己经常感冒,伴有较为严重的体虚,常常走着走着就有晕眩感。但开始“三伏贴”治疗后,感冒情况明显减少了,体质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很多人觉得大热天的,懒得去医院挤。那么,三伏贴可以在家中自己贴吗?王主任告诉记者,他并不提倡,非专业人士最好不要自己在家操作。不同的疾病,“三伏贴”需要贴敷在不同穴位,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高矮胖瘦都不相同,穴位所在地方也就不同。
王主任提醒,三伏贴虽然对提高免疫力,以及预防一些疾病在冬季反复发作有作用,但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也不是对所有病都有疗效。它所含有的中药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建议患者选用“三伏贴”治疗前,先向医生咨询,明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使用。也可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在咨询医生后,选择适合方法“冬病夏治”。同时,要尽量坚持治疗。
此外,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且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今年,市中医院“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时间为:头伏7月17日、中伏7月27日、未伏 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