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冬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根据 “春夏养阳”的理论,在夏季三伏天(天气最炎热的一个月)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补虚助阳、温里祛寒,增强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一种传统中医特色疗法。
一、呼吸疾病:
所谓“肺为娇脏,易受寒侵”,在冬季很多都是呼吸道的疾病;
二、消化系统病症:
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等;
三、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四、运动系统:
风湿、关节炎颈椎病等;
五、虚寒体质:
手脚冰凉的人群;
六、过敏性疾病:
鼻炎哮喘等。
1、三伏贴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晚上不宜贴;而白天又以上午最佳,贴敷时间:儿童1到2小时,具体视个体皮肤娇嫩情况而定。
2、禁忌人群:2岁以下儿童;贴敷局部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烧、咳喘等;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瘢痕体质。
3、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4、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5、三伏贴应连续贴3年以上。三伏贴所治疗疾病多为秋冬季节加重的慢性病,一般疗效会在数月之后显现。除少数病例能够当年治愈外,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多年才能见效。所以,如果没有禁忌症,应至少贴3年。

▼欢迎点击“在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