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倒春寒,中老年人须防心梗

作者:   来源:    时间:2007年03月15日   浏览量:0

          倒春寒,中老年人须防心梗
  (通讯员 伍志刚 胡纷纷  )最近几天,天气骤然变冷,出现了少有的“倒春寒”现象,笔者在温岭市中医院内科门诊看到,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挂号和取药窗口前排起长队,观察室里坐满输液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占了两成。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远重告诉笔者,自前几天降温以来,来门诊看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时多出许多,病人年龄集中在50-60岁左右,心慌、胸闷症状较常见。温岭市太平街道东辉小区的梁大伯是急诊送进医院的,据他的家人介绍,今天老人像往常一样外出晨练,结果刚刚走出门就见他摸着胸口,一会,他脸色煞白,疼得大汗淋漓,家人连忙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心电图显示,老人是急性心肌梗塞。
      据介绍,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一般秋末和初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临床数据显示,当气温从17℃下降至0℃以下时,心肌梗塞病死率从4.9%上升到6.9%。这是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寒流来临气温突变时,人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突然升高,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全身乃至冠状动脉痉挛。有时仅仅是脚底受凉也会因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引起一次性的冠状动脉痉挛。同时,寒冷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焦虑,又能使体内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在春寒倒插寒流到来之际,尤需防心梗的发生。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患者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要稳定血压,控制心肌耗氧量;多喝水,控制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形成血栓;注意饮食,防止便秘;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情绪,让精神始终都处于健康状态。随身携带急救药,如出现呼吸困难、胸前剧痛等症状,应立即含服硝酸酯类急救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