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铸实力之舟 扬“名院”风采

作者:   来源:    时间:2007年07月25日   浏览量:0

铸实力之舟 扬“名院”风采
温岭日报记者邵璐莎 实习生颜灵志
 
    从1953年创办至今,温岭市中医院实现了无数个历史性的飞跃。近日,省里又传来喜讯,该院与浙江省中医院等三十中医医院成为浙江省第一批中医“名院”项目建设单位。在新的荣誉面前,温岭市中医院正以她昂扬的姿态打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六项指标跻身全省中医十强
    在2006年全省中医医院院长工作会议上,在全省中医系统136家医疗机构中(其中县市级以上中医院93家),在其它的三乙、甚至三甲中医院的环绕下,温岭市中医院丝毫没有逊色。“门诊人次377167人,住院人次9145人,手术例数4792例,业务总收入10985.6万元,职工人均创收30万,正结余1000万元”,该院的2005年的六项硬指标全部进入全省中医十强行列,成为全省中医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并且在台州各中医院中称雄。
    在2001年~2005年这短短五年内,医院的业务收入增长了146%,门诊人次增65%,出院人次增长86%,手术例数增长82%。这些骄人的数字并不会凭空产生的,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温岭市中医院以其雄厚的实力和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次又一次地给人以惊喜。
 
特色专科带队实现“百花齐放”
    国家中管局[2007]18号文件,将我国东部地区9个省(市)共55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列入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榜上有名。成为此次浙江省6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医疗机构之一,台州市惟一一家通过评审的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也是迄今为止我市首家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2007年5月16日,市中医院整体搬迁后的血液净化中心正式亮相。目前,该血液净化中心拥有瑞典进口的反渗水处理设备,20台最先进的日产东丽、金宝品牌繁荣血液透析机。采用碳酸盐透析、低分子肝素血液透析、无肝素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规模居台州之首。
    2003年至今,市中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各种专著5部,申报科研课题100多项,通过省地市级审批立项有25项。由陈福春院长主持完成的科研课题《肺癌癌变过程中基因突变和表达研究》荣获2005年度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台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温岭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温岭市医卫系统历史以来以第一完成人单位所获得的最高奖项。
    此外,该院的中西医结合胸外科被评为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风病治疗中心被确定为台州市级重点专科,医院拥有温岭市级重点专科两个。中医内科、胸外科、肛肠科、针推科、泌尿科、皮肤科等科系也正逐步形成特色和优势,成为医院的拳头品牌,在本市乃至周边地区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胸外科、肿瘤科等多项高难度手术以及泌尿科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经皮肾镜碎石术,肛肠科环状混合痔PPH切割手术等技术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筹建中西医结合医院再谱新章程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落户”市中医院是该院继1996年评上二级乙等医院、2004年评上二级甲等医院后实现新的飞跃的又一里程碑。
“这个设想一度并没有被认同,因为撤地设市以后,台州级医院的牌子一般都被放在椒江、路桥、黄岩三个区。”陈福春说。但是,温岭在台州的独特地位和中医院的实力说服了决策者。
    2005年,温岭市中医院综合实力连续7年位居台州各中医院首位,业务总量首次过亿,达了11280万元,门诊人次近40万,住院人次超过一万。而尾随其后的台州市内两家中医院业务总量则分别为7000多万元和4000多万元。从业务总量来看,目前,温岭中医院在全省县市级中医院中名列三甲之列,在全省93家中医院里排名第九。
   “向中等城市跨越中的温岭市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医疗分布格局。目前,椒江、黄岩、路桥、临海、天台都有了台州市级医院,而作为台州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的温岭市却没有一家市级医院,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市中医院院长陈福春说,“这个空白的填补,不仅对中医院招才引资、扩大知名度、增强技术实力有着特殊意义,而且也将推动整个温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台州市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