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是防治脑中风病的主要力量
作者: 来源: 时间:2007年09月10日 浏览量:0
基层医院是防治脑中风病的主要力量
9月8日,在我院举行的全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基层社区医院预防与诊治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进展》学习班上,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美萍教授用一组数据说明了脑中风病的严峻形势:“每12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中风,每21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中风。近十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发达国家死亡人数的总和。每年我国为卒中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100亿人民币。”她还呼吁说:“面对日益上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基层医院在脑中风的预防与诊治方面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在人类死因顺位中排名前三位。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位致死致残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发病群体趋向于社区和农村。
学习班邀请了浙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美萍教授、省中医院神经内科裘昌林主任医师等省内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领域权威专家,系统讲授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技术进展、前沿动态知识。他们指出,当脑血管病患者云集在大中型医院时,人们往往忽视了社区基层医院和医生在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作用。而恰恰是社区医疗这个环节的缺位,严重制约了脑血管病整体诊治水平的提高。以前,基层医院的脑血管病工作者对脑血管病的防治了解有限,也没有信心。遇到需要转诊的脑中风病人,没有统一规范,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转运,易导致失误的发生。但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步普及,特别是一些技术规范的逐步推出,基层医生在脑中风病的早期识别及处理、中风患者社区康复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我院1998年成为台州市中医中风病诊疗中心后,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在中医防治脑中风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当天的学习班上,省级名老中医、我院名中医詹学斌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陈亨平副主任中医师分别介绍了自己临床防治脑中风病的经验。(伍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