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时间:2024.2.28 姓名:陈某某 性别:女 年龄:49岁 地点: 针灸推拿301门诊 手机号或身份证号: 1385864**** 病案号: 150032698 二、病史: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痛,期间至当地医院治疗断断续续,症状时轻时重。1月前自觉右侧臀部疼痛,伴有右下肢放射痛麻木,甚则放射至脚趾,前往恩泽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MRI提示:“腰4-5椎间盘右后脱出,腰5/骶1椎间盘左后突出;腰4-骶1椎管狭窄;腰4-5终板炎;腰椎退行性变”。近期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加重,故来我院针灸科门诊求诊。 刻下见:神志清,精神可,表情自然,形体适中,言语清晰,语声正常,气息平顺,右侧臀部疼痛,呈牵拉痛,放射至足趾,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舌红苔薄白,脉涩 三、查体:弯腰活动正常,腰部肌肉紧张;右侧直腿抬高试验60°,“4”字试验(-)L4-S1棘突压痛及椎旁肌肉压痛(+),右侧臀大肌以及臀中肌压痛(+),右侧腘窝压痛(+)
四、辅助检查:外院腰椎MRI提示:“腰4-5椎间盘右后脱出,腰5/骶1椎间盘左后突出;腰4-骶1椎管狭窄;腰4-5终板炎;腰椎退行性变”。
诊断: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中医诊断:腰痛 寒湿阻络型 处理:先予以腰部推拿;再予以微针刀在患者腰骶三角,臀中肌,腓骨小头,腘肌处行微针刀治疗。 处理4次,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七、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了腰椎管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以腰腿痛为主症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该患者现出现下肢麻木,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刺激神经根部或者腰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炎性物质刺激脊神经根,或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损伤局部血管而导致病变局部水肿使脊神经根部 张力增加,从而引起坐骨神经症状,导致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性疼痛,疼痛呈放射性,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足趾等。 腰突症应属于一种慢性神经卡压症,从临床角度看其中存在着“多卡”机制。1、腰突症引起的神经痛,以其分支途径易卡压处者为疼痛常见者。如:①腰脊神经后支及后内侧支在途径横突根部及副突、乳突间骨纤维时易受卡压,临床产生腰椎旁疼痛。②腰4、5、骶1神经根之纤维组成臀上神经,而臀上神经在跨过坐骨大孔之上缘后反折向上易受卡压,临床上出现臀痛。③腓浅神经斜穿腓骨之表面,易受卡压,临床常出现小腿外侧麻木疼痛。 臀中肌:位置:臀部外侧,其肌腹前部被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所覆盖,后部被臀大肌所覆盖,中间一部分显露在外。 起点: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的髂骨区域止点:股骨大转子外侧面神经支配:臀上神经(L5—S1) 腘肌:腘肌附着点起点: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止点:胫骨近端后侧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神经支配:是由胫神经(来自第4腰神经~第3骶神经)支配。 患者感觉减退以及消失有以下几点: ①大腿外侧皮区。来自腰丛(L2、3)神经分支。 ②小腿前内侧皮区。来自腰丛(L4)神经分支。 ③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皮区、足外踝、足背及内侧三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神经分支。 ④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或足外侧缘及外侧二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2)神经分支。 本例患者主要臀部以及大腿后侧疼痛,故考虑用微针刀松解臀中肌以及腘窝部位,使得卡压的神经得到释放。患者伴有下肢小腿外侧麻木,故松解腓骨小头部位,松解腓骨肌群(腓长肌),使患者麻木症状缓解。
|
老师指导、评价 1.明确诊断,选择适应症: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都适合针刀治疗,针刀亦有其适应症范围。2.充分沟通,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及用药:对于有些病人药谨慎使用小针刀治疗,特别是正在使用抗凝类药品的病人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需谨慎选择;对于过饥、过饱、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不适合施行小针刀治疗;严重心脏病、皮肤感染、传染病强传染期不适合小针刀治疗。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小针刀属于微创治疗,无菌操作是第一要务,施术部位用医用无菌输液贴贴敷针眼;施行小针刀治疗后24-48小时保持操作部位洁净和干燥,以防施术部位感染。4.注意休息,勿劳累,防寒保暖:治疗后卧硬板软垫床休息,防寒保暖,不可久坐久立及半卧位,以免影响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