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及经验整理(治疗颈痛经验总结)
本文旨在总结李正祥老师治疗颈痛的临床经验。李老师在颈痛治疗上擅于辨证论治,分轻重缓急,如病势急,病程短,疗效快,一针去疾;或病势缓,病程长,疗效慢,综合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低头族越来越多,颈痛已不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青壮年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颈痛是指颈部出现酸、重、胀、麻、痛等各种性质的疼痛,伴前屈、后仰、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受限。痛的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颈、肩、上背部。中医理论认为颈痛属于“痹症”的范畴,《灵枢·终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其诱因之一为伤筋:如落枕、外伤等。其二为受寒:露肩当风。西医认为是颈部相关肌肉群紧张、痉挛、炎症,颈肩部血供不足、代谢废物堆积从而产生的病理反应。常见受损肌肉有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等。
李正祥老师从事针灸推拿临床诊疗工作、教学带教以及科研多年,对治疗颈痛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幸跟诊李老师,获益颇多,现将其治疗颈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势急起,一针去疾
颈痛初起一般邪气实,治以祛风活血通络为主,李师常用针刺单穴配合患者颈部自主运动缓解病痛。针刺颈痛穴(液门)或落枕穴(外劳宫穴)(奇穴)或后溪穴,常能起到立竿见影,针后痛除的奇效。液门为三焦经穴位,颈痛穴(液门)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颈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尤其对于颈部不能左右活动者效佳。落枕穴又叫外劳宫,位于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前后不能俯仰者,取后溪穴,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具有止痛、舒筋、祛风功效,本穴通督脉,可强化督脉阳气。局部经脉不通则颈痛,疏则畅,畅则通,通则和,和则安,故一针通经络,急起而速安。
2.巧用手法,四两拨千斤
李师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颈痛,手法轻灵,触手成春。手法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可以缓解颈椎相关肌群及软组织的痉挛粘连、矫正颈椎关节错位、减轻疼痛。李师手法分三步:一触叩,即找准核心病位;二松筋,即解除肌筋痉挛;三扳正,即纠正关节错位;具有定位准、用功小、疗效好等优势。
3.微针刀松解,辨构施治
微针刀以“拉杆理论”、“杠杆理论”、“链条理论”、“弓弦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筋结作为进针点,并通过松解调整导致颈痛的代偿组织结构,恢复其动态平衡,改善临床症状。根据颈部解剖及运动评估,常见受损肌肉有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等。微针刀松解,第一步:需根据主诉颈痛症状判断受损的肌肉是那一块或那几块;第二步:体征检查很重要,寻找压痛等阳性体征,确定受损肌肉;第三步:结合主动和被动运动,确定核心病灶。如肩胛提肌损伤,则松解C1-4棘突旁的结节点、C7颈椎横突上结节点、肩胛骨内上角。如前斜角肌损伤,则松解C3-6同侧棘突旁的痛性结节点、第1肋骨内侧缘的痛性结节点、C7横突上方的的痛性结节点、C3-6颈椎同侧横突上的的痛性结节点。如斜方肌损伤,则松解上项线起点和枕后腱弓处的结节点、颈项部疼痛严重---锁骨外端痛性结节点、颈肩疼痛明显---肩峰或肩胛冈痛性结节点、背部负重感肌算账——肩胛冈内下缘痛性结节点、 C7横突附近痛性结节点。如胸锁乳突肌损伤,则松解乳突点:乳突下缘与上项线外端之间的压痛点上;胸骨端点:胸骨体病侧外上端;骨端点:锁骨胸骨端。以此精准定位,辨构施治,事半功倍。
4.加减中药,舒颈通络
经方中有很多经典方可缓解颈椎不适,葛根加桂枝汤、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等为治疗常用方剂。李师根据临床实践,辨证施方,症随药减,多年总结经验方一则:舒颈通络方。该方组成:葛根30-120克,桂枝10-20克,生白芍30-60克,生姜3-6片,大枣5-10枚,甘草6-15克,川芎10-30克,全蝎3-6克,地鳖虫6-10克,威灵仙10-20克,木瓜10-20克,元胡10-30克,羌活6-15克,细辛3-6克,补骨脂10-30克。该方对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肩背酸胀痛麻重、窜痛上肢疗效显著。本方以桂枝加葛根汤为基础方演变而来。《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葛根能解肌升阳发表为主药,是治疗项背強痛的要药,可随症重用该药,据药理研究此药有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颅内血供;桂枝疏散风寒,温通血脉,白芍养血柔肝,甘草缓急和中,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和中,又能温脾生津,姜枣相合,还能升腾脾胃,生发之而调和营卫,川芎上引发散,助祛风寒湿痹,全蝎祛风镇痉,地鳖虫搜风通络,威灵仙祛风温通经络,软化骨刺止痛,可改善脑外周血液循环,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的作用, 配以木瓜平肝舒筋,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可缓解颈项痉挛,项背乃为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加羌活入太阳膀胱经,专治太阳经风湿相博,经络痹阻所致项强、转侧不利,细辛散寒祛风,宣痹止头身疼痛,补骨脂补肾活血,强筋壮骨。诸药合用,获效甚疾。
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治疗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以最小痛苦的治疗方法解除疾病的痛苦。李师融百家所长,汇各派精髓,传歧黄之道,扬中医之术,自成一派巧治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