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屠某某 | 性别:女 | 出生日期:1958.3 |
就诊日期:2023.2.6 | 发病节气:立春后 | 初诊□、复诊□(打钩) |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2月。 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伴头痛,为全头部隐痛,持续不缓解,伴恶心,时有呕吐,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神志不清,无二便失禁,无肢体抽搐。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右肺腺癌”手术史7年,现考虑脑膜继发恶性肿瘤可能。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双侧额纹对称无消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鼻唇沟无变浅,伸舌不偏,颈软,无抵抗,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双侧深浅感觉正常,膝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辅助检查:2021.02.25头颅MR:右枕叶皮层下少许小梗塞灶(近期发生)。2021.02.24肺部CT:右肺上叶术后改变;右侧胸膜增厚考虑。2021.03.20头颅CT:右侧顶枕叶片状混杂密度影,局部皮层肿胀呈稍高密度,建议MR平扫及增强。部分脑沟内密度增高,蛛血待排;后矢状窦密度增高。 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 瘀血痹阻证 西医诊断:1.眩晕综合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 3.颅内静脉窦非脓性血栓形成 4.脑膜继发恶性肿瘤? 5.脑梗死 6.肺恶性肿瘤个人史 7.高血压 处理:西医予甘露醇针、甘油果糖氯化钠针降低颅内压脱水肿为主,配合降压等辅助支持治疗。中医予枕下三角、帽状腱膜紧张点微针刀松解改善颅内血供;腹针扶正益气,降逆止吐 经上述方法治疗半月,患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家人搀扶可自由活动,拟择期出院。 病情变化----癫狂发作: 4月4日清明节当天15:10,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卧床休息时突发瞻妄,烦躁不安,循衣摸床,大声呼喊,出现大量恐怖错觉、幻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4.5mm,对光反应迟钝,约束四肢,血压不能配合测量,15:17予咪达唑仑针5mg肌注镇静,鼻塞吸氧2L/min,邀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会诊,予心电监护,告病重,一级护理,测心率155次/分,血压153/95mmHg,氧饱和度98%,呼吸25次/分。15:20重症医学科到达,患者烦躁较前平缓,15:30神经内科及心内科会诊到达,予艾司洛尔针静推控制心率。16:13患者神志清醒,精神恍惚,查体仍不配合。此后3小时患者躁动程度减轻,但精神恍惚,不能对答。 19:40许再发躁动不安,摇床欲奔走,表情愤怒,出现攻击动作,19:47予氟哌啶醇针5mg肌注镇静,患者上述状态持续。 20:30,李老师到达,予针灸治疗。 | ||
处方:针灸处方,取穴鬼门十三针,以开窍醒神, 1人中:斜刺,从下向上刺入3-5分 2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从外向内直刺 3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从外向内直刺 4大陵:属手厥阴心包经,从外向内直刺 5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从外向内直刺 6风府:属督脉,从外向内直刺 7颊车:属足阳明胃经,从外向内直刺 8承浆:属任脉,从外向内直刺 9劳宫:属手厥阴心包经,直刺3-5分 10上星:属督脉,从下向上刺 11会阴:属任脉,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从下向上直刺,要刺出血 12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直刺1-4寸,可透少海 13海泉:口腔内,当舌系带中点处。从下向上直刺,严禁出血。 针刺前三针鬼穴,疗效立竿见影,针后患者逐渐安静,头面部留针1小时,癫狂除,未复发。21:04患者躁动不安症状消失。21:14患者心率86次/分,血压117/82mmHg,体温36.2℃,呼吸21次/分,血氧饱和度96%,考虑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嘱停艾司洛尔针。22:55予安宫牛黄丸3g温开水调服,以达醒脑开窍止惊作用,后未诉不适。 | ||
诊治小结: 鬼门十三针是针灸学中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专治百邪癫狂。包括以上十三鬼穴,机理:癫狂的病位在心肝,涉及脾胃,久而伤肾,以气痰火瘀为主,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通过鬼门十三针打通脏腑经脉,使其全身气血运行畅达,进而调整大脑神明,安神定志。
| ||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字): 该病例是病区住院病人,该患者有肺恶性肿瘤病史,此次住院因1.眩晕综合征2.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静脉窦非脓性血栓形成4.脑膜继发恶性肿瘤?5.脑梗死6.肺恶性肿瘤个人史7.高血压等住院。住院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躁动不安,表情愤怒,摇床欲奔,欲攻击人等神志异常,予以鬼门十三针治疗,神志逐步恢复。该医案描述准确,治疗方案记录详细,诊治小结分析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