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祥名中医工作室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名医工作室 李正祥名中医工作室 经验传承

面瘫笔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年05月27日   浏览量:0

面神经麻痹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一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较少见。

西医学认为面神经炎是最常见的病因是局部神经的缺血性水肿,尤其是在面肌神经管及茎乳孔中的神经干缺血、水肿,导致神经变性,出现神经机能障碍,而使面部表情肌瘫痪。临床上按其发病过程常划分为急性炎症期(包括进展期1-7d,稳定期8-15d);恢复期(发病15d-3);后遗症期。一般在急性炎症期前来就诊,恢复快,治愈率高。

面瘫时主要累及的表情肌为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提上唇肌、颧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下唇方肌。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嘱患者加强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

周围性面神经炎主要表现以一侧面部受损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表情动作丧失,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并被牵向健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机体功能及生存质量。其治疗包括中医与西医方面,主要目的均为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及促进其功能恢复为主。针刺是改善面部循环及促进新陈代谢的有效方法。取穴:患侧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地仓、颊车、下关、承浆、对侧合谷等穴;针法:取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中医论治: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言:“偏风口是体虚受风,令人僻”。本证乃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筋失濡,纵缓不收所致。故取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针之以温经散寒,疏通本经气血,濡润温煦肌肉;合谷为治疗面口诸症远取之要穴,针而泻之,即可疏邪解表,又能和营通络古语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借助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打通经脉,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增强新陈代谢,活化细胞,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面瘫恢复期,可指导自我按摩:1.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2.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3.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有助于上唇方肌、口轮匝肌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