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温岭中医院报>71期3-4版

作者:   来源:    时间:2007年12月13日   浏览量:0

冬令滋补膏方问答
何为滋补膏方
膏方又称膏剂、膏滋药等,是中医药传统剂型之一,具有营养滋补和防治疾病的综合作用。是中华传统医药的瑰宝。它是在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经过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开小灶,或调和阴阳,或益气养血,或活血化瘀,或疏肝理气,或平肝熄风,或镇静安神,或宽胸理气,或健脾益肾,采取不同配伍的处方,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等工序,精制加工而成。
膏方进补适用哪些人
(1)慢性虚弱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肾炎、贫血、类风湿关节炎、夜尿多症、腰腿疼症、男子性功能障碍、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2)病后、术后、产后的调理:此类病者体质虚弱,全身机能减退,胃肠消化力降低。选用膏滋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容易吸收,又补充能量,能使机体尽快康复。
(3)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适时进行整体调理。膏方是最佳选择。
(4)养生延年:中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趋向衰退,开始出现衰老,精气肝肾津血日益衰弱。抗衰非一朝一夕之事。膏剂能够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气血功能。
(5)女性的进补:现代女性更追求容貌的美丽和年轻。气血充盛,脾胃的正常运转,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就随之增强,所以膏方进补也是保健养颜的最佳选择之一。
(6)儿童的进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适当膏方进补,尤其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较为适宜。
如何开膏方
膏方进补通常可分为平补,调补,清补,温补,峻补等5大类。平补药性平和,无寒热之偏,可以补气养血,调整阴阳,适合应用于平时保养或一般的体质虚弱者;调补用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即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者,稍有不慎即胃痛腹泻;清补则补中兼清,适用于体虚而有内热者,或见于热性病后期体质虚弱者;温补用于平素阳虚之人;峻补又称急补,主要用于体质极虚之时,如大出血,大病后,妇女产后等。膏方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神疲倦怠,动则气喘,汗多,饮食无味,脉弱无力等,可以选用由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中药制成的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少神,脉细无力等,可以选用由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阴虚体质者,表现为形体瘦削,口干咽燥,渴欲饮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可以选用由麦冬、沙参、龟板、枸杞等中药制成的膏方;阳虚体质者,表现为畏寒肢冷,性欲淡漠,尿频遗尿,腹中冷痛等,可以选用由鹿角胶、杜仲、蛤蚧、核桃仁等中药制成的膏方。如有舌苔垢腻,一方面表示内有浊邪,如湿浊、痰浊;另一方面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差,此时虽有虚证,但一般补虚药大多药性比较粘腻,难以消化,如用之必然会加重脾胃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腹闷、腹胀等副反应即虚不受补,此时,先应祛邪化湿,使厚腻苔由厚转薄,病邪退去,同时,必须使用健脾养胃药物以保护胃气,使脾胃功能恢复后,方可用补,也可在服膏方前先用开路药,以调理好脾胃,如藿香正气散,香砂六君汤之类,或在补膏中加理气化湿药,健脾药,如白术、陈皮、砂仁、枳壳等。
膏方的正确服用方法
每日清晨空腹服一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均用白开水冲入,和匀服用。如方中用熟地等滋腻药或配料胶类剂量较大,则膏滋稠黏,难以烊化,则可以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滋也可以含化,即将膏汁含在口中,让膏汁在口中溶化,以发挥药效。
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而决定,尤其是与患者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如每日先服一汤匙,约5—10克即可,如果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再改为早晚各服一汤匙,以加强其治疗效果。
一料膏方,一般要服4—6周,以每年冬至日服起,50天左右,即头九到五九(冬至后第一个九天为头九,第十天至第十八天为二九,以此类推),或服至立春前结束。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方,服用时间可以适当提前。
冬令进补注意事项
脾胃功能低下、舌苔厚腻者,及有感冒咳嗽、口干咽痛、大便不畅、小便不利、身热头痛等症的患者,必须先健脾驱邪,然后进补,否则非但补不进,反而使症状加重。
糖尿病人忌用冰糖、饴糖、蜂蜜,代之以木糖醇或女贞糖。
服膏方期间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品,忌浓茶。
服人参补膏忌食萝卜。
膏滋药启用后要防止发霉变质。每次开盖的时间要短,避免污染,用后及时放进冰箱保存。如药物已发霉变质,则不宜再服。
服药期间如身体不适,应暂停使用。
资料提供:中药房   照片:子冈
 
 
患者来信专栏
感谢好医师叶佩卿
尊敬的市中医院领导:
我是个产妇,今天以十分激动之情、十分感激之情、十分敬佩之情,向贵院领导反映贵院妇产科副主任叶佩卿医师感动人心的事迹。
10月7日晚,我肚子开始疼痛,没过多久疼痛加剧,难以承受。经医师初检,遇上了难产,如果不立即手术,有生命危险。我的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只有打电话请叶佩卿医师来院进行手术了。可这时正是十三号超强台风“罗莎”袭击我市之际,外面倾盆大雨,加上狂风呼啸,别说在漆黑的下半夜行走,就是在大白天也无法行走!她能来吗?怎么行走?然而你们的好医师叶佩卿一接到电话,二话不说,顶着狂风和暴雨,不到几分钟就来到医院,全身湿透,连喘口气的机会也没有,立即投入到手术准备中。由于她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约经过二小时的艰难手术,我顺利地产下一个胖娃娃,我的家人提着的心也轻松下来。要是没有叶医师那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我和家人永远忘不了这样的好医师,也深深地感谢妇产科、手术室的其他医务人员。再次表示深切的感谢!
此事让我深知,贵院的医务人员“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美德。难怪群众一致反映:市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素质高,市中医院是我们老百姓信得过的好医院。
此事也使我深知:叶医师的感人事,只是你们全体医务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缩影,你们有很多很多的叶医师。他(她)们是我们的楷模,我无法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激动、感激、敬佩!
值此,我和我的家人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
此致
敬礼!
太平街道  陆巧超
2007.10.13
医生请别写“天书”
院报编辑部:
不久前,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找到我,让我帮他辨认一份内科出院小结的详细内容,我俩费了好大的力气,也花了不少时间,边认、边辨、连带着还边猜,可还是有不少字辨认不得,对这份小结的全文不尽全解,甚至连医生短短的签名也没办法看出来。我俩真是感叹“有力无处使”。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都知道,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法律上处理医疗事故、差错和纠纷的可靠依据。也是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给病人以知情权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可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医生不重视病历书写,字写得十分潦草,人们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大家埋怨这种病历是耍弄病人的“天书”。
人食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生了病去医院就是为了了解病情,然后跟医生一道战胜它。然而,医生的“天书”使患者和患者家属难以了解自己和亲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这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对治病很不利。再者,每个患者都有了解自己病情的欲望,病历看不懂,于是乎动用一切关系找人“翻译” 解读,给患者增添了很大的麻烦。这是其一。
 其二,目前我国药品种类比较齐全,涉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保健品等,数量繁多。药品多,药品的名称相似也多,有的甚至只是一字或一个字母之差。很显然,“天书”处方无疑更容易导致司药和护士误抓药物,从而使患者病情加重,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医生的“天书”问题由来已久,弊病显而易见,因此常遭人非议。为此,各地都一直不断地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有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书写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有建议实行无纸化办公,电脑化门诊,上网开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的;还有动作更大的,立法把“天书处方”定为非法,并对其进行处罚的……应该说这些都不失为破解医生“天书”难题的好办法。为了还病人一个明白,为了提高医生自身的业务水平,应该杜绝“天书”。
张悟新  杜志材
  编者按:从1957年至今,詹学斌老院长辛勤工作了50载(其中延长退休10年)。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我们只得为他办理退休手续。12月3日,院办为詹学斌老院长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退休欢送座谈会和晚宴。陈福春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全院职工感谢詹老院长为中医院的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经陈福春院长等医院领导的盛情挽留,詹老院长欣然决定继续留在医院工作,继续为病人服务、为中西医事业添彩。

给詹学斌老院长的一封致敬信
尊敬的詹学斌老院长: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不经意就到了您退休的年龄。
     今天下午,中医院的领导班子成员、职能科室主任以及大内科、大外科、中医药相关科主任,邀请老领导陶鸿潮老院长、潘炳仁主任等老同志,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您举行退休欢送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院职工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您为中医院乃至温岭中西医结合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您为中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医院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特别是1991年您就任后,致力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在这到处破烂不堪,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一无所有的医院,凭着您的一颗红心和艰苦创业精神,带领着医院职工同甘共苦,不懈努力,逐步改变了医院经济落后、设备简陋、技术低下的局面,逐步提升中医院在全省和台州市中医院的地位,给中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您为中医院的成长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担任院长期间,您求真务实,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工作方针。完善医院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优化科室结构,成立大内科、大外科、急诊室、产科、中医消化科,购买救护设施,实行24小时急诊制度。大力改善医院的住院环境,新建4700平方米新病房大楼和74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并完成中医院异地搬迁与开诊。与上级医院订立技术合作协议,在台州市中医系统首家购进CT,引进外聘专家,加大医疗技术的创新。医院的各项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您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办院方向成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在您的领导下,我院一直坚持“中医要先进、西医不落后”的办院理念,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坚持发挥中医药简便廉的优势,花最少的钱为老百姓看好疾病。您更是温岭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在您倡导下,温岭市中医学会成立,中西医结合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如今,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批准建立,是政府、百姓对我们坚持办院方向和传承中西医结合事业最好的肯定。
      您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及工作作风、良好医德和医患间的沟通艺术、和谐情谊,已经成为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和全体温岭中医院人努力奋斗的标杆,也是温岭中医人最深的烙印!近半个世纪的行医经历,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好了大量心血管、肾病、消化系统、泌尿、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病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省内颇有名望的中西医结合医师。被省政府授予为省级名老中医,这是我们温岭中医的骄傲。在50年的临床实践中,您把中医理论和经验与现代医学的学术观点相结合,融贯中西医,兼采众长,为造福百姓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更加受人尊敬的是您对待病人拳拳的爱心。
      在担任院长期间,您被评为省名中西医结合医师、台州市级拔尖人才、温岭市终身拔尖人才,您曾被评为省优秀中医院院长,曾被推选为台州市人大代表等等。最近,您又担任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长、好名医。
      今天,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筹建工作正在顺利展开,中医院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时不我待,我们决心不负您的期望,发扬中医院“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带领全体中医院人,一定把中医院建设成为享誉全省的中医排头兵。为此,为了温岭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光大,为了温岭中医院的发展,为了温岭百姓健康福祉,我们深切地希望您能继续发挥余热,继续留在您毕生为之奋斗的岗位上,与我们新的领导集体和全院职工一起,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医院的各项工作,共同创造中医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们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
(院办)

詹学斌老院长的答谢信
      尊敬的陈院长、罗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院领导今天在这里为我专门召开座谈会,欢送我光荣退休,并邀请各位中层干部和共同工作过老同志光临,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受组织的指派于1991年3月10日从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时任门诊部党支部副书记、主任)调入到中医院工作,至今已有17个年头了。1991-1998年连任两届院长期间,在市政府和卫生局领导的支持下,我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工作,为中医院的发展和温岭中医事业的腾飞贡献了微薄的力量。不过,这些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曾支持我工作的职工和同志,同时,我也从内心深处非常感谢曾经反对我的职工,因为有他们监督的目光,使我更好地廉洁自律,为党、为人民工作。我从不记仇他们。
      光阴如飞驹过隙般,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回顾人生前70年的风风雨雨,我感慨万千,许多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是经过新旧两个社会的人,我的童年是苦难的,可以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我生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不久的1937年10月,正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火纷飞,兵荒马乱,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民不聊生。我三岁丧父,6岁时大哥被拉去当壮丁(至今杳无音讯),7岁时二哥送人家,只剩下我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帮人家洗衣服及在草帽厂给老板当保姆的微薄薪金供我勉强读完小学。母亲给我讲匡衡凿壁借光读书的故事,我记住母亲的教导,“匡衡穷,匡衡人穷志不穷”,让我奋发读书。至1949年,“一唱雄鸡天下白”,家乡海门(现在的椒江)解放了,14岁时,母亲改嫁,我更加孤单了,但是有了共产党,使我从一个穷苦孩子成为一名大学生,我今天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结果。春风化雨,我把对党的感恩深深地埋在我的心。把听党的话,跟党走作为我一生的追随,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从未说一个不字。从初中到大学,学校里我是好学生;“大炼钢铁”时我是优秀钢铁战士;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我是全地区学习《毛选》积极分子;在人民医院工作,几乎年年是先进工作者。我的一生有一颗善良的心,使我的为人正直,我决不负人,尽管我受过许多委屈和冤枉,我都能正确对待。
      在工作上我兢兢业业,早上班,迟下班,为病人尽心尽力;在学术上我从不妒忌别人,贬低别人,只会加倍努力赶上他,决不落后别人。
      今天,我欣慰地看到在陈福春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院职工朝气蓬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务实真干,医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我由衷地高兴,也坚信,中医院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在工作了50个春秋后,我退休了,但我不会离开我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相反,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会注意身体,健康快乐地活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继续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扬光大贡献绵薄之力。
      最后,我想用一首拙诗作为结束语:
莫道晨雾朝,夕阳更美好
人生至古稀,精神不服老。
光热虽余晖,仍把人间照,
岐黄济世术,为民到终了。
      谢谢大家!
 
 
煦儿,我亲爱的小木瓜
□章柠檬
我的煦儿你到底傻不傻
都十六个月了还不会爬
走起路倒像高兴去领奖
喊你爬几步就哭得够呛
你每天最爱看古怪动画
啥都没学会就只会喊“哇”
后来才知道那不是“哇”是“瓜”
动画片里有只可爱的木瓜
木瓜妈妈深深地爱着他
每天都和他重复一句话
木瓜木瓜儿你快点开花
春天来了你要使劲长大
我的木瓜虽然还不会爬
也不怎么喊我叫“妈妈”
可我知道他心里装着啥
把妈喊成“瓜”一样会长大
煦儿我最最亲爱的小木瓜
不会爬就不用哭着去逞强
谁说人类走之前先学会爬
那是属于猴子的高级进化
你要站成树的姿势永远别趴下
没人笑你傻  妈要一直把你夸
给你讲很多很多的笑话
还要告诉你大人们的想法
哦 煦儿我最最亲爱的小木瓜
看你阳光下玩耍就像欣赏一幅画
好吧 等我写完这最后几句话
被你叫“瓜”的女人
就紧紧地抱你回温暖的家
落日
□余国大
      我喜爱和赞赏太阳在位置最低时候的美丽,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
      日出的美,是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是一种灿烂的美。我生长在海边,从小到大,看惯了日出。清早醒来,不用推窗,我就能看到太阳从我家门前的那条海平线上慢慢地升起。夏天,它出现在海平线的北端;冬天,它又在这条海平线的南端出现。一年四季,就这么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来回移动着。日出带给人的不但是美的享受,而且还意味着青春希望、生命活力,因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喜爱它、赞美它。人们不畏艰险,不怕路遥,攀险峰,餐风露宿,为的就是一睹它的风采。
      与日出的这种风光相比,日落就明显地冷清多了,如果不是有心人,是很难对落日有所关爱的。因而人们对于落日的描绘,似乎也不多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描写了落日的无限美丽之时,却也道出落日的短暂和企图留驻的无奈,而“残阳如血”的描写给落日的美平添了几分壮烈与凝重,至于“落日熔金,暮云合碧”的描绘,是在诸美之外道出了落日的辉煌。是啊,落日,是在它燃尽了自己一天的能量之后,是在它即将离开天空沉入黑暗之际竭尽全力所发出的最后的一点光热、一股热血,所以它才会是那样的壮烈而优美,才会显得辉煌,它极像是一位视死如归的壮士,不,它应该更像是一位睿智的老者,从容、豁达、大度;无私、无藏,无畏。落日之美比起日出的灿烂鲜艳之美来,更显成熟、凝重、壮烈、辉煌,所以我更喜欢落日。
      创造辉煌并不是一件轻松如意的事,而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就像落日必须要在它燃烧了一天的能量之后,才会显现出它的辉煌一样。即便如此,当在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之后,所期待的辉煌也不一定会如期而至。想要留住曾经的辉煌更不容易,这要比营造最初的辉煌更吃力、更痛苦,就像一个登山运动员,在征服了第一个山顶,想要再征服第二个、第三个或是更多更高的山顶一样。就算这样,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辉煌?然而落日却不同,它几乎是每天都在创造辉煌,每天都能以不同的形式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短暂过程。故而落日是伟大的。
      从落日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些默默地劳动着无私地贡献着的人们,他们的地位并不很高,他们的身份也不出名,但他们的思想最纯朴,他们的心灵也最高贵。高贵的心就像太阳一样,在位置最低的时候才显得最大。
      我赞美落日,更赞美那些默默地奉献着的普通劳动者们。他们虽不能够像日出那样带给人希望,却能像落日一样为人类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