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祥名中医工作室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名医工作室 李正祥名中医工作室 经验传承

突发性耳聋笔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浏览量:0

跟师时间:2023213日午别:

跟师医院及科室名称:温岭市中医院针推科指导老师:李正祥

跟师记录:

张某,男,6岁。因“左耳突发性耳7d”诊。患儿平素双耳力正常。7患儿父母意外发现孩童仅能通过右耳辨别声音,左耳听力较前明显下降。患儿家属将其带至当地医院检查,纯音测听显示右耳听力属正常范围,左耳极重度听力损失。听觉干诱发电位检查、颞骨CT平扫均未见明显异常。该院建议配置助听器,患儿家属拒绝,并未行其他治疗,遂来我院针灸科就诊。刻下左耳聋,纳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脉缓。西医诊断左耳突发性耳聋。中医诊断暴聋辨证气滞血瘀型。治拟活血化瘀、通利三焦之法,予针刺治疗。选穴百会,患侧听宫、听会、角孙、颅息、瘈脉、翳风,双侧养老、液门。针刺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百会向后平刺5~8mm嘱患者口微张,取听宫、听会直刺5~10mm角孙、颅息、瘈脉沿耳郭顺时针平刺5~8mm翳风直刺8~15mm养老直刺10~20mm液门向上斜刺5~8mm进针后行捻转补泻手法催气,得气后留针30min,予TDP灯照射患耳。

突发性耳聋属中医学“暴”范。本案患属气血瘀型,针刺耳周穴位宫、听会、息、瘈脉、角、翳风,可促进耳部周围循环,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在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中,《灵枢·经脉》载“小肠手太阳之脉……至目锐眦,却入耳中”“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主人前”“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三焦和小肠经直接入于耳中,依据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原则可取听宫、听会、翳风,疏导局部经气且听宫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三经之交会穴,《针灸大成》中指出听宫主“耳聋如物填塞无闻”,针刺可疏散风热,聪耳启闭,为治疗耳聋之常用穴位。养老是手太阳小肠经郄穴,为经气深聚之处,擅治本经病症。耳功能的正常运于气血津液的濡养,三焦通利,则气血津液运行正常。三焦不利,则可致三焦上行之耳部疾患。液门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针刺之可利三焦,治疗经脉循行之耳病。百会为脉要穴,可提升一身之阳气,阳气升则可以引血上奉于头面,进而通上焦气血。诸穴共用,以达疏通经络、开窍益之效。目前普认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和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耳疾的重要原因,而翳风穴下是三叉神经感觉区域的关键穴位,听会穴深则与耳颞神经紧密联系,针刺该穴可激发经络与神经的双重作用,刺激神经功能,增加耳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耳蜗缺血状态,恢复耳部功能

指导老师批阅:

病史描述详细、诊断明确、辩证准确、取穴恰当,操作细致、分析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