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温岭中医院报》73期1-2版

作者:   来源:    时间:2008年04月09日   浏览量:0

 
 
   市中医院、市三院合并办院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启航
           本报讯  日前,经温岭市人民政府批准,温岭市中医院、温岭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合并成立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省卫生厅正式下文同意设置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两年之后,首家落户温岭的台州市级医疗机构——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启航。
    筹建中的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址在温岭市泽国镇,按照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筹建,预计实际开放床位1000张,年门急诊90万-100万人次,住院2.5万人次。
    “温岭正向中等城市跨越,需要一个相适应的医疗分布格局。目前,椒江、黄岩、路桥、临海、天台都有了台州市级医院,而作为台州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的温岭市却没有一家台州市级医院。”省人大代表、温岭市中医院院长陈福春决定举全院之力填补这个空白,“这个空白的填补,不仅对医院扩大知名度、增强技术实力有着特殊意义,而且也将推动整个温岭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台州市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
    2005年7月,经过详细调查和研究,温岭市中医院首次向上级部门提出在温岭市中医院基础上筹建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并很快得到了台州市人大、政府和政协的支持。2006年1月,台州市卫生局下达一号文件,确认温岭市中医院在全台州“中医业务走在前列,西医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2月,省卫生厅正式发文同意设置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7年6月,经温岭市中医院与温岭市第三人民医院两院多次讨论协商和论证,决定在原温岭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征用土地上建设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随后,两院职工代表大会全票通过合并组建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方案,市委、市政府批复同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破了区域分割,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且对温岭乃至台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更为温岭人民健康带来福音。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班子第一次会议召开
        市委副书记林成辉、副市长丁琦娅,市卫生局局长潘立平出席
                 组织部林文鹤副部长宣布任命班子成员
陈福春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院长
罗克勤同志  任  中共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总支书记、副院长
陆维宏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副院长
许正利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副院长
李正祥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副院长
莫文元同志  任  中共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总支副书记
林君挺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副院长
徐道昆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副院长
陈亨平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院长助理
狄松波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院长助理
王世夫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院长助理
李    蕾同志  任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  院长助理
    本报讯  3月4日晚,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班子第一次会议在太平院区召开。市委组织部林文鹤副部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宣读了对陈福春院长、罗克勤书记等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班子12位成员的任命。市委副书记林成辉、副市长丁琦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文鹤、市卫生局潘立平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潘立平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市委、市政府对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命,标志着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他要求大家以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精诚团结,形成合力。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充分发挥两家医院的特色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力争把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根据省卫生厅浙卫发[2006]4《关于同意设置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批复》精神,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市中医院、市三院建立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岭市中医院),保留市中医院编制,并成立中共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总支。
    陈福春院长首先作表态发言。他表示,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个新的起点上,全院干部职工将把讲团结聚合力作为第一要求;讲责任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讲奉献求发展作为第一追求。结合市十二届人大会议的精神,深入贯彻市政府提出的“一线工作法”,亲临一线,了解实情,尤其要了解患者和老百姓对医院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的评价与建议。要把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化为强大的动力,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不断创新,真抓实干,把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办成温岭医疗卫生事业的一张名片。
    按照组织安排,罗克勤书记将到泽国院区主持工作。他表示,与泽国镇人大代表见面时,泽国镇领导和群众对建设好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都寄予了深切厚望,两院职工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都增强了投身新工作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在任期内要努力承担领导责任,认真学习,认真工作,注重廉洁,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身体力行,不辱使命。
    随后,陆维宏、许正利、李正祥副院长,莫文元副书记,林君挺、徐道绲副院长,陈亨平、狄松波、王世夫、李蕾院长助理等院领导相继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要在陈福春院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把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好。
    丁琦娅副市长和林成辉副书记相继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成立既是市中医院、市三院两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两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市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个创举,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全市130万人民的良好愿景。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领导班子的搭建亦是一种创新。市委、市政府对医院领导班子的成立表示祝贺。丁琦娅副市长从增强责任感,精诚合作,加强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三个方面勉励大家珍惜今天这样的机遇和荣誉。林书记要求大家铭记重任、同舟共济、创业创新,牢记全市人民和两院职工的重托。两位领导都表示,今后几年,市委、市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和重视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院办)
 

         太平院区举行2008年职工大会暨新春晚会
    本报讯  福猪喜溜硕果去,寿鼠献瑞贺春来!1月31日晚,我院太平院区2008年职工大会暨新春晚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举行,全院500余位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市委宣传部长曹鸿、副市长丁琦娅、卫生局潘立平局长应邀出席会议。
    陈福春院长在会上致辞。在过去的一年,全院职工集思广益,艰苦奋斗,全力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积极推进“三名”战略,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拓展人本感化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形象进一步丰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疗水平,科教研工作又攀新高。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开拓冬令滋补膏方市场,坚持中医特色优势。加大基建工程力度,兴建我市首家立体车库,整体装饰病区,营造良好就医环境。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初露头角,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中医进社区,健康送万家大型巡回医疗活动深入人心。这些骄人的成绩,是我们全院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奋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结果。
    2008年,更是我们狠抓基础医疗质量,推进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建工作,提升医院内涵建设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一个中心,贯穿两条主线,抓住三大环节,建立四种体系,即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深入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两条主线;抓住“基本建设环节,学科发展环节,特色优势环节”三大环节;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经营管理体系,优质服务体系,文化精神体系”四大体系。力求实现学科建设新发展,内部管理机制新成效,科教研工作新突破,服务领域新扩张,基本建设新进展,医院文化新氛围,等级医院评审新台阶。机遇蕴涵精彩、创新成就伟业,我们将以更加饱满、坚定的信心和拼搏的勇气,大力推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共同迎接市中医院更加璀璨辉煌的明天!
    丁琦娅副市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希望我院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弘扬中医文化,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加强卫技建设,把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为我市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市作出不懈努力。
    继后,市领导曹鸿、丁琦娅及卫生局潘立平局长为医院2007年度先进科室、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颁奖仪式结束后,独唱、组唱、舞蹈、诗朗诵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一一粉墨登场。(院办)
 
我市首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获成功
   
       65岁的林寿甫老人日前从我院康复出院回到家,感慨地对前来看望他的亲友说:“幸亏中医院医生及时给我做了手术,要不然,我的这条左腿就有可能变残废了。”
     原来,半个月前老林突然感觉左腿活动艰难并伴有麻木、冷痛,当时他没太在意,谁知4天后症状加重,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上我院检查。经B超查诊,老林的左下肢动脉广泛栓塞,且伴有髂外动脉栓塞,如不及时手术取出血栓,将会造成肢体坏死致残的后果,更严重的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刚从上级医院进修血管外科技术返院不久的王琛医生接诊病人后,决定立即为患者施行目前较为先进的Fogarty导管取栓术。
    在其他医护人员的配合下,王医生切开患者股总动脉,将一根未端带有可扩张球囊的5F的Fogarty导管插入髂外动脉,取出大量血栓,动脉喷血良好。再从患者左侧股深、股浅两动脉先后取出大量继发血栓,血管回血正常、血流畅通。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术后第5天,老林便能下床轻轻行走,几天后就康复出院了。(胡纷纷)
 

泌尿外科TVT技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日前,泌尿科成功为一严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施行了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VT)手术,该手术在温岭市尚属首例。
    患者系73岁女性,患压力性尿失禁半年余,曾进行了几个月的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2月23日,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小敏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为患者实施了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术后第三天,拔除导尿管,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尿失禁症状消除。
    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3%以上,其发病原因与多次妊娠、分娩、年龄增加,过度肥胖、妇女绝经期激素缺乏,老年性子宫脱垂、萎缩、松弛及盆腔手术等有关。TVT手术是通过将一条聚丙烯材料合面的吊带置入患者尿道下方,达到提吊尿道中段,提高膀胱颈的位置,支撑尿道中段,增加尿道阻力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患者漏尿症状。该手术具有无伤口、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安全有效的技术。(胡纷纷)
 
两微创介入新技术轻松降伏“腰魔”
    “住了三次医院,这次才算真正是‘药到病除’了”。接受腰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术两天后,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长达四个月之久的陈先生显得一身轻松。
    42岁的陈先生是太平街道人,四个月前左腰部、腿部隐隐作痛,行走不便。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去年10月、12月两次入院,曾尝试过牵引、理疗、推拿、针灸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3月1日,陈先生在针灸推拿科接受了腰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术。两天后,他就可以下床直立行走,腰腿疼痛不见了。
    和陈先生一起手术的还有48岁的蔡女士,不过她采用的是另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介入技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以前躺在床上不得动弹,现在我的腿可以抬起来了”。
    3月1日,在国内著名疼痛专家、上海交大疼痛临床研究室主任兼沐阳医院院长卢振和教授的指导下,针推科主治医师章仁宏和放射科主治医师方立挺联手用两种微创介入技术为8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痛苦。
    据针灸推拿科章仁宏医师介绍,为陈先生施行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是用一根直径0.7mm特制穿刺针在CT的监视下准确地穿刺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中心,确认安全后,通过射频热凝作用使突出部分的椎间盘组织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对正常组织和周围神经无伤害,整个治疗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另一种为蔡女士施行的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也是在CT监控下,用一根细针穿刺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中心,再将胶原酶安全、准确地注射到病变部位,特异性地水解胶原分子(椎间盘的主要成分),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分解、变小乃至消失,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整个过程仅需十多分钟。两种微创介入手术只需住院3到7天,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不易复发等特点。(伍志刚)
 
 
门诊检验信息系统正式启用
    3月1日起,我院正式开通了门诊LIS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全院50多位门诊医生开化验单实行了电子化。
    LI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检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过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检验结果。我院住院部LIS系统已于2005年开通。目前,LIS系统已经将医院化验室、细菌室、血库的20多台大中型检验仪器全部联入系统,并在检验科、住院部、门急诊、体检中心等科室实现了对检验数据的实时传送与接收、患者信息和实验数据的共享等功能。为顺利开展此项新工作,2月28日,信息科邀请杭州创业软件公司工程师为门诊医生详细讲解LIS 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方便患者,医院还将在门诊服务台设置专门的化验单自助打印处,帮助有需要的病人。(潘  琦)
 

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投入使用
    一台检测速度为1600测试项目 /小时的崭新日本OLYMPUS AU2700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近日正式投入到检验中心临床应用。
    这台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同等医院投入最大、检测速度最快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它的使用将明显缩短我院门诊患者的生化检验报告时间,一般上午十点半前采集的生化检测标本,可望在上午12点钟前出报告;钾、钠、氯等项目采用了电极法,检测结果准确度也提高,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的生化检验项目。(汪建国)
 

简讯
    ▲2月14~20日,我院77位中层以上干部分两批赴广东省学习考察。考察组全体成员认真听取了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院长题为《打造患者信赖的医院品牌》的精彩讲座并参观了该院,部分同志参观佛山市中医院。返院后大家结合各自科室和岗位工作向院办提交了297条建议,现已落实到各职能科室逐步进行解决。(李进明)
    ▲3月8日上午,南京市大厂区医院王萍书记带领全院中层干部一行18人来院参观。陈福春院长应邀以《强基础抓创新重服务》为题向客人们介绍了医院的发展经验。(周蓓蓓)
    ▲3月12日晚,护理部邀请院内中医科主任陈柏莲为全院180余名护士详细讲解了中医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术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全院护理队伍的中医护理水平。(黄彩娥)
    ▲3月16日下午,护理部和药剂科组织各病区护士长共同学习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模式,并就护士和药剂人员携手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展开互动交流。(伍志刚)
    ▲3月25日晚,院感科丁美君主任对全院临床医师进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知识讲座。(梁瑾琴)
    ▲3月27日晚,两院区18名麻醉科医师齐聚太平院区召开麻醉工作经验交流会。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科室的基本情况和技术优势,并共同就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为促进优势互补,双方将定期开展主治医师互派交流活动。(麻醉科)
 

图片新闻
    阳春三月,正是登高健身的大好时节。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前夕,我院工会和女工委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登山爬阶梯比赛。全院200余名女职工按照年龄分组分批参加了比赛,营造了一个祥和愉快的节日氛围。
    在第45个学雷锋日到来前夕,我院青年医护人员积极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参加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在东辉社区学雷锋活动现场,5名医护人员对市民提出的各类健康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免费为200余名市民测量了血压。
 

医护人员爱心救助“流浪”老汉
    兄妹几个四处寻找了六天六夜的老父亲竟然安安稳稳地躺在病房里,城西街道渭川村的陈先生喜极而泣;紧紧握着我院ICU病房医护人员的手,看着这些牺牲休息时间日夜照料不能言语的老父亲的恩人,陈先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事情还得从2月28日晚19时许说起,110民警联系我院急诊科,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躺在市区大街上不省人事急需医疗救助。我院马上派出救护车将老人接入急诊室。测血压186/114mmHg,查体发现后脑勺有一个核桃大的血肿,初步诊断是脑出血。不及时救治,老人就有生命危险。然而,老人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也没带一分钱。请示医院领导后,急诊科马上开通了绿色通道,CT扫描,结果发现老人有大面积的脑梗塞,并有少量的颅内出血。初步处理后,考虑病情危重,医院决定把老人送入ICU监护治疗。
    由于老人的血压不断升高,收缩压一度超过了200mmHg!ICU医护人员迅速对其进行了紧急降压处理。两个小时后,老人血压慢慢降到了正常水平,神志逐渐恢复,但病情还不稳定,无法与人交流。医护人员决定不急于询问老人具体情况,而是让他继续接受治疗。
    由于老人没有家属照顾, ICU病房的医护人员主动承担了照顾老人的任务。科室同志掏钱为他买来了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和食物,为其擦身、喂饭,帮助活动偏瘫的肢体。经过一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第二天,老人的精神好了很多,但仍然不能说话。通过和他耐心的交流,医护人员终于知道老人是本地人,乡下还有子女,但问不出具体的家庭住址和以前的病史。
    为这样一个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又不能说话的老人寻找亲人又成ICU的医护人员“份内事”。医护人员在对老人进行无微不至关怀和护理之余,每天都关注着报纸和电视上的寻人启事,帮助老人寻找亲人,医院也多方联系各个乡镇查找走失老人。六天后,ICU的护工王霞在城区老车站无意中发现一张寻人启事上的照片和老人相似,赶紧揭下赶回科室,大家仔细对比确定就是老人了。老人的子女闻讯后赶来,原来老人由于多年前患有大面积脑梗塞,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次又突发中风,摔倒在市区街道上。
(张小卫 胡人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