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新技术看台

作者:   来源:    时间:2008年05月28日   浏览量:0

恶性肿瘤致黄疸   高龄患者获新生
本报讯  日前,患壶腹周围癌的七旬阿婆张某经太平院区普外科医生手术行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child术式)并经过精心的治疗,患者渡过了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期,黄疸完全消退后康复出院。
  张阿婆4个月前全身皮肤开始出现发黄,伴随着不思饮食和身体乏力等症状,来院彩超显示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胃镜下发现十二指肠降部不全梗阻,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三段交界处,向胰头钩突及胰体侵犯,肿物约6 cm×7 cm×8cm,压迫并与下腔静脉粘连。普外科林加宝主任、蔡同年主任、李小伟主治医师经过7个小时手术,终于将肿瘤从下腔静脉上分离出来,将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胆囊连同胆总管及部分空肠切除,并采用国内先进的套入捆绑式吻合法,在胃肠道4个残端上分别作胰空肠吻合、胆总管空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等手术修复,重建患者消化道。
  临床上,胰腺一直是普外科领域的手术禁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领域除肝移植以外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范围大,手术风险高,要切除的脏器多,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大而重,死亡率较高。70岁以上高龄患者更是被列入手术禁区。普外科的医务人员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在科主任林加宝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术前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整个手术过程中精心操作,术后医务人员还为老人采取中药进行了调理,促进了老人身体的恢复。 
  据悉,太平院区普外科已完成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4例,大部分患者年龄都在55岁以上,术后并发症少,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伍志刚)
 
            两院区骨科专家联手开展断指再植手术
  5月2日,经泽国院区骨科专家陈榆、太平院区骨科专家江杨青携手精心手术,城东街道一右手2-5指离断患者顺利施行了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右手3-5指再植存活。该患者女性, 44岁,5月2日11时30分,在当地一家水泥砖厂做工时右手不慎被卷入机器中,当即血流不止,右手2-5指粉碎性骨折,手指与掌部离断,仅部分肌腱相连。工友迅速将其送到我院,骨科医师立即查看伤情,为其止血,做术前检查,当晚8点半进入手术室。手术争分夺秒地进行,医生将其离断的手指清创固定,并吻合肌腱,在显微镜下将头发丝粗细的动脉、静脉、神经一一吻合,最后缝合皮肤。手术结束,离断的食指慢慢恢复了血运。后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两周后,该患者右指3-5指完全存活,远端血运良好,伤口愈合,右手第2指因血运不畅被截肢。
 
股腘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日前,血管外科为一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成功实施市首例股腘动脉(逆向大隐静脉)旁路手术,术后三天,患者左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左足移植动脉搏动良好。
  患者郑大爷今年71岁,我市城南岙环人,左下肢行动不便2年多,疼痛达半年余,左下肢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左侧股浅动脉中段闭塞达9厘米,如不及时手术会引起高位残肢、坏死。4月2日,王琛医生在其他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先切下患者左侧大隐静脉约35㎝,逆向分别于左侧股总动脉、腘动脉作端侧吻合,开放血流后,远端腘动脉搏动良好,手术历时6小时。该例逆向大隐静脉旁路术,在我市尚属首例,三级以上的大医院年开展也不足10例。  (胡纷纷)
                 
骨科为七旬老人成功置换肩关节
  5月4日,骨科为一不慎跌倒致左肱骨粉碎性骨折的74岁患者施行了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由于该患者年龄大,骨质疏松明显,肱骨骨块呈分离移位,如果采用保守的治疗式,常规的切开内固定治疗手法,都很难达到复位和坚强固定的目的,恢复时间至少在4个月以上,术后并极易造成关节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和肱骨炎坏死,甚至致残等情况,而肩关节置换手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弊端。肩关节置换技术还可应用于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损伤所致的关节疼痛,僵直及肱骨近端肿瘤等疾病。(江杨青)
        腔镜技术治愈子宫角妊娠
  5月11日,妇产科医师袁秋玮在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腹腔镜治疗中心程忠平主任的指导下,成功用腔镜微创技术治愈了一例异位妊娠患者。47岁的王女士是太平街道人,因“停经48天,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1天”入住妇产科,彩超显示患者左侧附件包块、子宫肌瘤多发,结合孕激素升高怀疑为异位妊娠,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首先分离暴露子宫动脉主干,用双极电凝阻断血供后,剪开左侧宫角部,钝性分离胚囊,取出一2×1×0.3厘米绒毛组织。处理完宫角妊娠后,医生把子宫肌瘤逐一挖出。最大的4.0 ×3.5厘米,最小的也有1.0 × 1.0厘米。整个手术中出血很少。术后病人恢复快,于5月16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