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中医院报>75期3-4版
作者: 来源: 时间:2008年08月12日 浏览量:0
冬病夏治从三伏天开始
■子 冈
冬病夏治,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但是却很少有人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三伏天里,广州、深圳、武汉等国内大城市到医院体验冬病夏治的市民屡创新高,成为盛夏时节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平院区(温岭市中医院)从2005年夏天推出冬病夏治门诊以来,每年都有不少市民体验冬病夏治的神奇疗效。冬病夏治,能治疗哪些病?为什么冬天发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疗呢?而这样的治疗,是如何进行的?
●冬病夏治有依据
据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李正祥副主任中医师介绍,所谓的“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会在冬季加重的病,这类疾病尽管通过西医的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不少患者往往反复发作、难以痊愈,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此类疾病通常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利用夏季气温高、人身气血相对流畅、毛孔开张的有利时机,应用温热性质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相关穴位上,通过经络运行,使药物直达患处,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的几率便会大大降低。
●冬病夏治后王老伯的哮喘病缓解了
在李正祥副主任中医师的门诊,笔者碰到了家住虎山路的王老伯。他是来咨询冬病夏治门诊开诊时间的。说起冬病夏治,亲自体验过其功效的王老伯深有感触。王老伯患哮喘病已经20多年,每年发作气喘、咳嗽、呼吸困难七八次,特别是一到冬天,气候转变时更易发作,是医院的常客。四年前,连走路都让老伯觉得喘不过气来,多方求治,就是不能阻止复发。两年前听说温岭市中医院有冬病夏治门诊的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贴药。当年哮喘只发作了3次,而且气喘、气急症状明显改善。第二年三伏天王老伯不仅自己来贴药,还带来了另外两位哮喘病友,当年冬天他的哮喘只发作了一次。
●冬病夏治多从三伏开始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防病治病优势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把“冬病夏治”作为首选。2007年,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门诊共接待了300余名市民。
2008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时间,头伏:从7月19日开始;中伏:从7月29日开始;末伏:从8月8日开始。头伏至末伏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贴1次,连续3年效果更佳。
●冬病夏治如何治疗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对人体穴位进行的一系列治疗,如穴位贴敷、口服药物、中药足浴、针灸等等。其中穴位贴敷是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疗法。
穴位敷贴的方法,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可贴6—8小时,儿童可贴4—6小时。
虽然皮肤会有发热感,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李正祥副主任中医师说,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这个不必担心,但是只要贴了,就一定要连续贴“三伏”,不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是不适合采用这个方法的,比如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制如对胶布过敏遮、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皮肤过嫩的3岁以下儿童等,都是不能进行敷贴的。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患者一定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他还提醒说,敷贴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泡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盛夏,可否开设夜门诊
编辑同志:
眼下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说是“夏日炎炎似火烧”一点也不为过,这样流火的天气极易引起人们中暑,因此也成了患者看病就医的一大烦恼。有些患者为免遭烈日的暴晒和酷暑的煎熬,有病拖着不去看,或自己给自己买点药应付一下,这样很容易拖延病情,对身体健康不利。
也许有人会说,白天热那就晚上去看病,医院夜间也是不关门的呀。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按照惯例医院夜间一般只有急诊,而没有普通门诊。如果患者为避开白天的高温天气,改在晚上看病的话,实际上也只能挂急诊,不仅无法选择科室和医师,不能对症就医,还占用医院有限的急诊资源,可能影响到真正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的及时治疗。
因此,笔者建议医院能够针对盛夏医疗的实际需求,对门诊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快开设夜间普通门诊。这样一来,除了可以避开高温不说,还解决了上班族看病就医难的问题,避免了他们因为工作而耽误的疾病治疗。
其实,开设夜间普通门诊,不仅是患者的实际需求,更是医院服务的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医院是为病人服务的,因此作为服务行业的医院,首先要考虑患者就医的实际需要,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而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时间则是最为基本的服务。君不见,现在很多超市、商店等服务性行业,都顺应现代服务潮流、顺应顾客需求,在夏季延长晚上营业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为特殊人群——患者服务的医院尤应如此。
开设夜门诊,好处多多,我们期待更多的医院都能这样做。
读者:杜志才
夏天游泳需防耳疾
“没看住他,跑到家门口的河里游泳了,一直喊耳朵痒。”横峰街道邱家岸12岁的小金鑫捂着耳朵在奶奶带领下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几天前,他在家门口的小河里游泳过后,耳朵一直痛、痒,开始还能忍受得住,可没几天,就疼得晚上不能入睡了。经过仔细查体,医生发现他得了化脓性中耳炎。
耳鼻喉科主治医生颜琼瑛介绍,近期因游泳引起的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患者特别多。一般正常人耳朵进水只要将水擦干即可,但儿童、抵抗力较差的人,如果耳朵内有耵聍,游泳时水不小心进入耳朵,又不及时擦干,耵聍经不卫生的水浸泡后,常导致局部感染,诱发急性外耳道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耳朵胀痛、耳闷,严重者还伴有流脓。
她还提醒,当人们游泳后,感觉耳朵肿痛、听力有改变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早就诊。夏天游泳时,应选择卫生清洁的游泳地点,不要去水质不卫生的小河沟、湖泊游泳;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内有病变的患者暂不宜游泳,要等疾病康复后方可下水;游泳前要将外耳道内的耵聍去除;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游泳后应保持耳内干燥,可外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滴耳,以预防发生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在耳朵进水初期,应将头侧放,让进水的耳朵朝下并单腿跳,使水自然流出,也可以用小药棉轻轻地伸入耳中旋转将水吸出来。
(子 冈)
“我娘遇到了好医生”
■张悟新
邻居潘素云知道我是中医院的老职工,她特地给我讲了件事情,让我写篇文章出来好好感谢中医院的好医生。原来,她的母亲张玉英,今年85岁,5月22日上午突然感觉腹部剧痛,面色苍白,头上真冒冷汗,但老人家硬挺着,直到中午12点半实在熬不住了才被送到市中医院抢救。
潘素云说:“我们把母亲送到急诊内科,这时心里最害怕医生不仔细看病,却开出各种检查单。病人在家就受了这么久的折磨,再等怕是撑不住了。但我想的这样没发生,他用很短的时间给我母亲作了检查,告诉我,母亲得的是急性腹膜炎,血压很低,快休克了,要赶快送外科手术。征得我们的同意后,他二话没说,就叫来护工用推车把我母亲送到住院部外科二病区,这时是13时零5分。
外二病区接诊的是一位戴眼睛的青年医生,他给我母亲做了细心检查,并将从我母亲腹部穿刺出来的脓液、粪便给我看,和气地告诉我,母亲是由于直肠癌引起了肠穿孔,现已出现中毒性休克。他一面采取各种紧急措施,一面通知护士立即作手术准备,他开出手术通知单,叫我签字。在我签字之前,他将肠子的形状在纸上画了图,用通俗易懂的话,照图向我讲解病情。这位医生还惋惜地说:老人家在一年前就已诊断为直肠癌,却不给手术,拖到今天增加了许多麻烦。同时,他打电话请来一位中年医生来一道手术,这位中年医生的态度也很和气,也说我母亲的病被耽误了。我听懂了这两位医生的话,回想去年,我陪母亲到外地看病,病是看清楚了,但医生嫌母亲年老体衰,怕担手术风险,让我们回家算了。相比之下,这两位医生都是敢于负责任的好医生。像这位戴眼镜的青年医生用解图的办法来向我讲病情,我是第一次经历。
15时10分,我母亲进了手术室,这时,我的小儿跑来要我准备两个红包。儿子说,社会上的人都讲不送红包,医生不会好好给病人开刀。我听了呆了一会,随口回答儿子,你怎么不早说呢?我镇定了一下,冷静地想想,这两位医生说的和做的,都是可信、可敬的,不是那种‘黑心医生’。我这样想心里宽松了。
潘素云最后动情地说:“下午18时40分,我母亲从手术室出来,这位戴眼镜的青年医生又将手术经过、护理注意事项再用图纸细心讲给我听,他提示我,说我母亲腹腔感染的危险性很大,要我提高警惕,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后护理,防止出现危险。
“这位医生的工作真是做到了家,我娘遇上了好医生!”潘素云又紧接着说:“医生护士饿着肚子工作了好几个小时,我们决定请他们吃顿晚饭,可是他们婉言谢绝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对病人负责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是我们份内的工作。手术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经常的,我们习惯了’。”
潘素云说的中年医生是外科主任林加宝,戴眼镜的医生是李小伟。我采访过他们,他们说,这些都是平常小事,不值一提。潘素云母亲已出院一个多月了,可是他们还在传颂这几位医生。
仰望 一棵树的高度
■王宏映
虎山小径上,我静静地立在一棵树的底下,微闭着眼,贪婪地吸吮着春日早晨温润而清新的空气。
突然,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叩击了我的头,然后又在肩头跌撞了一下,再缓缓向下。我睁眼一看,一枚还透着深深青意的椭圆形叶片悠悠落地,它的周围以及身下已有层层叠叠的落叶,下面一层大概因时日已久失去水份变得枯黄,而上面一层却还像这枚新落地的同伴一样,那么的鲜亮,那么的光洁,那么的幽绿。
抬起头,仰望这棵树,四五米的树杆上,枝叶繁茂,初阳正试图穿越它们的阻挡。在阳光的逼视下了,那些新生的叶子显得有点羞涩,脸呈微红,而那些老叶却坦然地承受着阳光的抚摩。
正在我仰望的当儿,又有多枚绿叶悠然落下。我一时有些错愕,恍惚回到了秋日。可仔细一打量,就会发现,它们与秋天的落叶是多么的不同。秋天的落叶,显得那么的萧瑟与凄美,秋风一起,全身金黄叶儿落一枚,树儿就清减几分,直至形单影只。而春天里的落叶,绿色缱绻,浓郁的色泽,正是生命到了醇美时刻的象征。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万物荣发的季节,在这个微风荡漾的早晨,这些绿叶却选择了离开。它们已经挺过了凛冽的寒冬,难道却抵受不了和煦的春风?!
捡拾起一枚绿叶,那绿色依然的叶脉告诉我们,它们的坠落不是因为衰老,而是为了爱!它们在最美的一刹那毅然凋落,是为了那些它挚爱着的嫩叶儿,它们要为它们的下一代腾出生长空间。这就是春叶与秋叶最大的不同,秋天的落叶是无可挽回地坠落,是无奈的选择,是一种颓势――颓败是因为生命已到了尽头。可春天里的落叶则更是一种壮美。它们的坠落是一种义无反顾,是大义凛然,是爱与奉献。它们以自己的死亡成就了那些在枝头摇曳的新叶们更欢畅的滋长。
抚摸着叶片,为它们的至高至善,我感到羞愧。想起人间,那么多被玷污了的河流,那么多被蚕食了的土地,那么多被腐浊了的空气。其实我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需要一方净土而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点生存环境,根本不需要那些人像叶子那般舍弃生命地保全,只是让他们将追逐利益的心放一点,仅仅是割舍一点眼前的利益而已,都不成么?!
抬头。仰望。这棵树高不过四五米,却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爱在延续
■孙文彦
你生活的地方在哪里,
想着逝去的生活,
天空依然美丽,一切却已面目全非。
生活仍在继续,
我相信,医护人员不会忘记你,
无论你在哪里,他们都要找到你,
生命仍在创造奇迹,
我的爱溶在你的血液里。
爱在延续,你呼喊的叫声在哪里,
回忆度过的生命,
树木仍然翠绿,你们却已深埋地底,
你想着,救援人员不会抛弃你。
无论你在哪里,他们都要找到你,
生命仍在创造奇迹,
期盼你回到生活的航船里。
爱在延续,你弱小的身躯在哪里,
回想走过的时光,
花儿仍在绽放,生命却已奄奄一息,
你等着,孩子不会孤独,
无论你在哪里,他们都要找到你,
生命仍在创造奇迹,
你微弱的呼吸是我的希望。
爱在延续,你离别的亲人在哪里,
盼望未来的生活,
余震仍在继续,你们却已不再悲伤,
你盼着,亲人不会分离,
无论你在哪里,他们都要找到你,
生命仍在创造奇迹,
你团聚的愿望是我的动力。
爱在延续,不要轻易被打倒,
不要向困难求饶,
就像中华民族的脊梁,
永远在爱的呵护下成长。
台 湾 见 闻
■李雪锋
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学到台湾岛是祖国东南边的一颗海上明珠,知道那儿台湾岛上有美丽的阿里山、日月潭,也从《阿里山的姑娘》、《外婆的彭湖湾》、《酒干倘卖无》等流行歌曲中体味到了台湾宝岛的无限魅力。此次有幸赴台湾岛考察医疗卫生、中医药发展事业,对台湾岛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隔海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气候上长夏无冬,多风多雨,并盛产各种热带水果,如菠萝、芒果、莲雾、槟榔等。台湾民风纯朴,待人好客,尤其是对大陆的同胞更是热情。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在台北忠烈祠附近一家的饭店,我们就遇见了一位大陈岛移民后裔和一位温岭滨海老家人,他们听说是温岭来的参访团,均激动万分,并用流利的椒江方言和温岭方言与我们交谈,虽然他们出生于台湾,未曾在家乡居住过,但是依然乡音浓厚,让我们惊讶之余,也体会到了大陆、台湾同胞一家亲。
作为卫生工作者,我们十分关注台湾同胞的社会、医疗保障。据介绍,台湾从1995年就实行了全民保健制度。医疗保障范围不光是台湾居民,也包括在台湾居住的外藉人士,甚至是我们这样普通的旅游者。健保特约医院在2003年就已达17259家。只要是台湾居民,生病后就可以到任何一家医院就诊,小到牙痛,大到癌症,医疗开支均可由“健保”埋单,其给付的范围包括门诊、住院、牙医、中医、检验检查、居家护理、预防保健等8个方面,如需住院,个人负担部分也十分低廉。在台湾的健保体系中,除了医院外,还有不容忽视的民间团体及各种基金会。有位70多岁的台糖公司普通退休职工,竟以一己之力,历4年遍走台湾,最终创立了“创世基金会”,免费安养植物人。还有我们熟悉的“佛教慈济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由证严法师于1966年创办,一直致力于社会服务、医疗、教育及文化领域。该基金会创办的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是亚洲第二大骨髓库,已有345名大陆的血病患者在这里找到了相匹配的骨髓。频频发生“骨髓驰援”新闻,让两岸民众不时感受到血脉相连的脉脉温情。
台湾全民健保,故而台湾医院十分发达,全台湾有550家医院,诊所17381个,病床数110万张,这些医院以私立为主,公立医院及诊所的比例只占到14%及9%,其中规模最大的医院当属于“塑料大王”王永庆捐资建立的“长庚纪念医院”,属非营利性医院,在台湾设有8个分院。此次考察团参观了该院的高雄院区,其医院规模是台湾医学中心级大型医院,与我省浙一、浙二医院规模相当。医院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内部卫生整洁。尤其是医院各种细节管理很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如在候诊区,印刷精美的医药宣传册随处可见,可随意取阅;医师开处的药方可在医院药局或院外药房取药,医院给病人的药品外包装都印有中英文名称、规格、剂量、服用要求、注意事项等,并有咨询电话。在此次参观中,尤其让我们惊讶的是门诊大楼二楼至三楼的台阶中有一台阶的某小一片磁砖脱落了,医院方竟在脱落处贴上一条标签:“故障待修”红字白底,格外醒目,提醒过往行人注意。走到该院的地下楼层,其场地面积比国内某些大商场还大,这里有鲜花店、超市、饭店、书店、婴幼儿用品店、自助银行,甚至还有宗教活动场所。
血液净化中心是我们参观的重点。长庚医院高雄分院的血液净化中心是全台湾规模最大的,共有180多台血透机,分布在两个楼层,每个楼层又分ABCD等不同分区,每个分区又设数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专人负责。血透室内环境优雅,各种设施齐全。台湾每年新增病人达4人/万人/年,因此台湾血透病人相当多。目前大约有55000位病人,大型医院也不能完全容纳这些血透病人,因此血液透析在台湾基本上社区化,即很多个人诊所及社区医院都开展血液透析。由于健保局对个体诊所或社区医院开展血液透析有严格规范,因此其医疗质量都能得到保障。在台北我们参观了一家社区诊所——“怡德诊所”,该诊所就拥有15台血透机,而且各种设备配置齐全,如可自动调控床,每人床头都有电视机并配备耳机。其二期预备的场地可放置20余台血透析机。
在台湾的短短数日,我们不仅见识了台湾岛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台湾同胞良好的素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一些小事情,足以让我们感动。在垦丁返回至台北,车子行驶在台北街道中,我们看到路边有一行四人小组,身着蓝衣白裤,手捧募捐箱向行人募集资金,听随行导游介绍,此四人小组是慈济赈灾团的义工,正在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募捐。在红灯暂停的数十秒钟内,就有多人向他们募捐箱中捐款,而募捐义工会向每一位捐助者深鞠躬以表谢意,感谢他们为大地震受难者捐款。台湾位于地震多发地带,9.21大地震也曾给台湾同胞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台湾同胞特理解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国人带来的不幸遭遇,因此,慈济基金会在短短几天内就准备了大量救灾物资由货运专机运抵成都,分发至各大灾区。后续的救灾物资筹集、义演赈灾等工作也在不断开展中,甚至在佛教电视频道中也可听到主持呼吁全体佛教弟子为四川大地震受灾人民祈祷。短短数天,却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两岸同胞命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