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守护“生命之源”:记温岭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图]——胡纷纷

作者:   来源:    时间:2011年04月22日   浏览量:0

    往来网·人口与健康频道4月21日作者按:肾脏乃人体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人只要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这几个名词结缘,就如同收到了一张慢性死亡通知书。为了延续生命,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必须每两三天到医院做血液透析一次,靠透析机将全身血液过滤,通过这种方式清除体内毒素,他们的心身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从2004年的2台透析机到目前的51台机器;从月透析10多次到现在的1800多次;从1名医师、2名护士到现在的4名医师、14名护士,温岭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们,用2000多个日日夜夜,真诚守护着180多个透析病人的“生命之源”,用自己的学识与技术,守望着的生命,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换来了透析病人一个又一个希望的明天!

- “洗血”背后的故事 -

    走进温岭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宽敞、整洁的室内靠墙相对按序排列着几十台血透机,一张张洁白的病床整齐地置放在机旁,病人们正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血液透析。他们躺在柔软的被褥上,或静静地休息,或戴着耳机听音乐、看电视,透析机悄无声息地运转着。不停歇地穿梭于病床之间,巡查、观察、询问、应求……医护人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与其他临床科室不同的是,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血打交道。这看似平静的“洗血”场面,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动人的故事。

    那是2008年的一个深夜,睡梦中的护士小徐突然接到了高雪芬护士长的电话,得知有个急诊病人即需做透析,小徐立刻起床迅速赶到了医院。凌晨2点,一切准备就绪,病人送来了。这是一位老病人,因体内水份过多导致心衰,病人胸闷气促,不能平卧,颜面及四肢高度浮肿。上心电监护、吸氧、抽取血气,穿刺、连接体外循环后开始透析治疗。当病人病情趋于稳定时,已是凌晨四点半了。告别万分感激的患者家属,踏着薄雾晨曦的回家路,小徐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

    忘不了今年的7月26日,连日的大雨令温岭顿时沦为水城,而温岭市中医院也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由于交通中断,傍晚,做完透析的23位患者都被迫留宿在了医院。高护士长和护士小孔便整夜留在医院照顾病人,午夜时分,她们刚巡视了完病房,患者均已入睡。突然,从角落里传来呕吐声。原来是陈奕华阿公突感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大便失禁,虽然经过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然而面对阿公身上传来的臭味,大家犯难了!怎么办?这种事情谁都不愿做。可高护士长和小孔不畏脏累,主动协助护工给阿公擦身,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阿公的眼眶湿润了,紧紧地握着高护士长的手说“谢谢”。周围的患者也纷纷被感动了,他们说:血透室的护士真真比亲人还亲!

- 爱在左,奉献在右 -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作为血液净化中心的专科护士,光有一丝不苟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远远还不够,更要富有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今年夏天的一场“红眼病”席卷了大半个温岭,护士梁超不慎被传染上了。“我不能传染给病人”!她找到护士长,主动要求休息几天。其实,急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手、眼的传播,只要防护得当,被传染的几率很少。“我们的病人已经够不幸了,又怎么能因自己的关系再为他们增加痛苦呢?”为了病人,小梁还是毅然提出了休息。

    有人说,透析室的工作很简单,每天不过是上机下机,量量血压而已。然而,有点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每天,医护人员要将鲜红的血液自病人体内引出,通过机器以每分钟200多毫升以上的速度高速运转,将血液净化,然后回输至病人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间断地巡视患者,细心观察,从额头的汗水感知血糖的降低,从苍白的面容预测血压的下降,及时发现并处理着各种并发症。

    由于科室的特殊性,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每天清晨必须六点半到科室做好准备工作,而她们的中餐往往到墙上的时钟敲响13下后才草草地解决。每位病人平均一周透析3次,病人不会因节假日停止透析,所以这里的医护人员既没双休日,也没节假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6年来,没有一个透析护士休过一个完整的长假和春节,假期里她们陪伴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不是自己的孩子、朋友,而是她们的病人!

    长期的病痛折磨使透析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变得容易情绪激动、脾气暴躁,血透室医护人员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为此,血液净化中心定期举办肾友联谊会,邀请肾病专家来院讲课,为病友答疑解惑,也让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病心得,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们给了我们信任,把自己生命完完全全地交给一个陌生人,这样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李建秋医师,这句发自她肺腑的言语,是对血透室这个温馨之家最好的诠释。百余位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得以延续,爝火不息。

    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刻意的修饰,这就是温岭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这群守护 “生命之源”的普通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