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中医固本强基百日推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医院将以此项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提高中医药临床应用,切有效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三名”建设,努力使全院的中治率、中药饮片参与率、中医诊疗设备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文化建设、中医特色护理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此活动的主要任务有八项,一是熟读精研中医经典。在全院积极倡导中医经典阅读风尚,要求全院临床医师自学1-2部中医经典医籍,并做好学习笔记,撰写1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整理相关中医学术流派的思想和独特的临床诊疗技术,要用经典指导临床,从临床中领会经典,以书本精华滋养中医人生的“精气神”。
二是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医院要求全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全部处方数的比例30%以上;病房医师的中草药饮片参与治疗率100 %,调整饮片处方比例基数,下达全院病区中医药饮片比例完成指标、临床医师饮片处方比例完成指标等,切实提高全院的中治率和中药饮片参与率。
三是广泛应用中医诊疗设备。遴选一批具有提升潜力的设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其核心技术、功能、操作流程等加以改进提升,提高临床疗效。医院划出专门经费用于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新增一批技术成熟、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明显的中医诊疗设备,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四是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开展有一定疗效的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项目。全院开展中医辩证施护及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每个病区确定辩证施护病种3种以上,每月书写辩证施护病历2份以上,并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制定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达95%以上。
五是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依托“中医进社区,健康送万家”大型巡回医疗活动、“城乡联动结对子”工程,继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四进”(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六是普及中医养生健康知识。深入贯彻“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科普宣活动精神,推进中医药科普宣传。利用病友会、名中医大讲堂、下乡义诊、巡回医疗、科普日的平台,定期在医院名医馆,或下社区、企业,以健康大讲堂、学术论坛等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引导群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七是传承中医国粹精髓。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要求凡中医院校毕业的临床医师、西医院校中医专业人员,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的中西医结合人员,根据各自专业的具体状况,认真做好本专业学术经验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整理、总结和提高工作。健全“中医师带徒”制度,由院内副高职称以上或资深的中医(药)师负责带教1至2名年轻的中医药人员,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给予指导,并通过严格考核和认真选拔,把具有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中青年中医药人员优先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成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八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不断巩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成果,凝练中医文化精髓,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继续加大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形象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医文化建设,着力将中医药的“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协调”的平衡观、“辩证施治”的科学观、“仁心仁术”的伦理观,作为中医人进行德育、美育、哲学、理性、仁爱教育的独特宝贵资源,培育中医人独有人文气质,为“智慧中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为推进活动深入开展,院办要求各科室要根据“中医固本强基百日推进”活动的工作要求,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落实,切实推进各项中医药工作的实施,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中医固本强基百日推进”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