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胃病患者的夏季饮食调养

作者:   来源:    时间:2013年06月20日   浏览量:0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人们容易因避暑消夏,贪凉饮冷而伤及脾胃;同时,由于天气炎热,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因此,胃病患者夏季尤应注重“养阳”,并重视饮食调养。
   (1)饮食宜清淡爽口、容易消化
  盛夏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胃病患者出现或加重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盛夏应多吃清淡、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夏季主食一般以稀为宜,早晚宜经常吃粥,如藕粥、莲子粥、荷叶粥、绿豆粥、芦根粥、扁豆粥、米仁粥等,能起到清热消暑、健脾养胃的作用。同时还要适当多吃一些含水量多的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丝瓜、黄瓜、西瓜、番茄、茄子等,以及鱼、虾、瘦肉、兔肉、甲鱼、鲫鱼、鸭肉、蛋、豆制品等富有营养的食物,增强胃肠道的防御能力。夏季还可适当多吃一些“杀菌”蔬菜,如大蒜、洋葱、大葱、香葱、蒜苗等。
  夏末秋初之长夏时节,气候炎热多雨,暑热挟湿之气侵扰人体,伤及脾胃,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腻无味等症时,可吃些荷叶、扁豆、米仁等以芳香化湿,健脾开胃。
  在夏季膳食的调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多样化,以催人食欲。烹调方法最好选用凉拌、蒸、煮、汆等,以利食物的消化。此外,夏季吃饭时可适当喝些汤,以利于消暑、增液、开胃,但不宜喝得过多,以免冲淡胃液,反使胃中饱胀,而影响进食。
(2)适当吃“苦”和“酸”
  夏季适当吃一些微苦和微酸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番茄、杨梅、米醋等,可以刺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起到清心除烦,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又能抑制和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但上述食物不宜空腹及过多食用,以免损伤脾胃。素体脾胃虚寒及溃疡病胃酸过多者更应慎食,以免加重病情。应注意有的苦味食物,如未成熟的甜瓜的瓜蒂和根、苦味的黄瓜等,因含有毒素而不能食用。
(3)适时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日食姜既能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又能驱风散寒,杀菌解毒,防止寒邪或生冷之物伤胃。但生姜辛温,一次不可食用过多,胃热者则不宜食用。
(4)少吃或不吃油腻、煎炸及辛辣食品
  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很多人喜欢进食一些辛辣食物来增进食欲,但过多食用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粘膜,加重胃炎、胃溃疡的病情,故不宜食用。至于肥甘腻补之物,易呆胃伤脾,助热生湿,影响消化吸收,不利于胃病康复,亦不宜食用。
(5)夏季早餐勿冷食
  很多人贪图凉爽,早餐以蔬菜汁、冰咖啡、冰果汁、绿豆汤,或冰牛奶代替热粥或热牛奶。这种做法对胃病患者十分不利,会加重胃肠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即使在最热的三伏天,胃病患者的早餐也应该先食用热粥、热豆浆、热牛奶等热食,然后再吃一些面食和鸡蛋等食物。水果之类则要等到九、十点钟再吃才好。
(6)少吃或不吃生冷之物
  夏天炎热多汗,适当食用西瓜、绿豆汤等水果和饮料可清暑生津,但西瓜是生冷之物,一次不能吃的过多,更不可在饭前进食,以免积寒助湿,损伤脾胃。至于棒冰、雪糕以及冰啤酒、冰汽水等冷冻之物,最易伤胃,大量冷食短时间入胃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急剧收缩,致胃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因此,胃病患者夏季应少吃冷饮,平时也不要喝刚从冰箱内取出的饮料,最好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喝。脾胃虚寒的胃病患者最好不吃冷饮。
(7)忌食变质变味和不洁的食物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变味,因此,夏季更应讲究饮食卫生,注意“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变味的食物,食用水果、蔬菜等一定要清洗干净,凉拌菜类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砧板、抹布要生熟分开。剩饭剩菜不要舍不得倒掉。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摘自陶鸿潮《胃病四季疗法》一书,有删节)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