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难言之隐”。加上现在社会中,辛辣刺激性饮食、久坐办公、如厕时刷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越来越多,导致饱受痔疮困扰的人群数量急剧增加。虽然临床上治疗痔疮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但临床调查显示,常用的方法和药物有效率正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治疗时的侵入性不适也增加了患者的抗拒心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痛苦小、疗效好的方法——中药坐浴,不信,一起去看看吧!
中药坐浴
定义:把中药置盆中,让病人坐入盆中时其臀部浸入热水中,使药液直接浸入肛门,以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属洗浴法范畴。
中药坐浴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混合痔、脓肿、肛瘘、肛门湿疹等疾病的患者,采用中药坐浴可减轻症状。各类痔术后、肛周脓肿术后、肛瘘术后、肛裂术后等通过中药坐浴可清洁创面,减轻水肿及疼痛,利于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而对一些初期病患,坚持使用中药坐浴可以治愈病患。
中药坐浴法可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方剂,从而达到不同的药物治疗作用。如苦参汤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作用,用于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朴硝、花椒煎水坐浴,可与达到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的目的。
我科自配庤科洗剂(黄柏、金银花、甘草、生大黄、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临床效果较好。
坐浴方法
1、最好先排尿、排便,利于坐浴效果。
2、将煎好的中药,加入沸1000~1500ml混合,放入坐浴盆,待温度在39-41度,坐浴20分钟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
3、将伤口外敷料揭开,充分暴露伤口。
4、坐浴结束后用清洁的毛巾擦干,无需冲洗.
注意事项
1.坐浴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水温下降后时应及时调节
2.坐浴水量不宜过多,一般以坐浴盆1/2满为宜,以免坐浴时外溢
3.女性在经期、妊娠期、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期不宜坐浴
4.坐浴过程中如自觉乏力眩晕应当立即停止坐浴
5.老年人坐浴时,需要有人陪伴,因为老年人下蹲时间 长,脑部容易充血,造成晕倒等危险。
6.坐浴盆建议专人专用,避免因此带来不要的麻烦。
8、坐浴期间,注意保护隐私 。
7、冬天应当注意室温及保暖
预防痔疮小妙招
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太极拳、羽毛球等,锻炼身体。避免久站、久坐。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便后清洗肛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