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2022年下半年,笔者一朋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黏液中带血的情况,进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后上述症状加重,经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并无好转,故咨询于我。详细了解病情后,我建议他服用补脾益肠丸,二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以“双层药丸”工艺研制的补脾益肠丸果然疗效不俗,值得深入研究。
补脾益肠丸源自原第一军医大学徐复霖教授自拟方,后制成胃肠分溶型双层药丸。此药丸外层为胃溶部分,起到补气生血、健脾温阳等作用,用于治本;内层为肠溶部分,可增大药物在肠中的局部浓度,以达到消除腹痛、收敛止泻、止血等作用,用以治标。其药物组成分两部分:外层由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组成。内层由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组成。
慢性腹泻大多与脾肾阳虚有关,本方就是切合此病机,重在调理脾肾以止痛泻。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元气而补虚,健脾胃补五脏,用为主药。药理学研究发现,三药联用有调整胃肠蠕动、抗溃疡、增强免疫功能和抗应激等作用。白芍缓急止痛,养血敛阴;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砂仁温脾止泻,芳香化湿,理气止痛;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四药协助主药养血且温补脾肾,止痛止泻,同为辅药。佐以延胡索、荔枝核、木香行气活血止痛。药理学研究发现,延胡索、木香有镇痛、扩张血管、缓解肠痉挛的作用,还可抑制胃液分泌使胃液酸度降低而达到抗溃疡作用。又佐以干姜、防风、补骨脂、赤石脂,温中止痛,止泻止血。其中赤石脂长于涩肠、收敛、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溃疡不敛效佳。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如此标本同治,共奏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之功。
本药主治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现代亦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本品为黑色的包衣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棕褐色至黑褐色,内层为黄棕色至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每瓶装有72g、90g、130g不同规格。口服,一次6g,一日3次,儿童酌减,重症加量或遵医嘱。30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感冒发热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疼痛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