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原方源自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属经方里的经典名方和常用方,又有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肾气丸之称,因《金匮要略》简称《金匮》,故而出自此书的肾气丸被后人称之为金匮肾气丸。原书主要用此方治疗脚气、短气、转胞、消渴、虚劳腰痛、小便不利等症,该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炮附子各一两组成。而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在经方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入牛膝、车前子,需要加以区分。
组方功效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由地黄、酒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盐车前子组成,辅料为蜂蜜。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中的地黄滋肾补阴,山茱萸补养肝肾、化生精血,山药补脾益阴、亦可固肾,三药相合可肝脾肾三阴并补;牛膝加强三药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且可活血通经,补中有泻;少加肉桂、附子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泽泻利湿泄浊,并可防地黄之滋腻;茯苓利湿淡渗,助山药之健运;丹皮、车前子清肝利湿泄热,制桂枝、附子之温。诸药共奏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此方实际为《济生方》加味肾气丸,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牛膝、车前子,此二药的加入加强了原方祛湿化痰利尿、化瘀消痈下行之功。然中成药皆把济生肾气丸命名为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原方制成中成药则被命名为桂附地黄丸,这一点需要读者注意。
服法忌宜
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味酸,微甘、苦。口服,水蜜丸一次4~5克,一日2次。
本品适用于肾结石反复发作,伴有畏寒怕冷、腰酸腿软者。方中牛膝、车前子两味药,有助于化石排石。
本品适用于下肢水肿、小便色白频短者,可起到温阳利水、化瘀消肿的作用。
本品适用于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腰酸肢冷者,可起到补肾纳气、化痰止喘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服药效佳,如上火则改用淡盐水送服或仅晨起空腹服用一次即可。服药期间注意节制房事,忌气恼,忌食生冷食物。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