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感冒是一年四季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从中医角度讲,四季感冒各有特点,治法不同。发于盛夏暑热季节的感冒,多以发热、汗出、心烦、口渴为主症,治当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有一款中成药叫暑热感冒颗粒,是治疗本证的代表药,下面来了解一下。
组成与功效
暑热感冒颗粒是现代研制品种,据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记载,该药由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11味中药,经过煎煮、过滤、浓缩等程序,加入辅料蔗糖、糊精制成。
本药有祛暑解表、清热生津之功,用于夏季外感暑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或洪数。对症见壮热、面赤气粗、苔黄燥等的暑温也可应用。药理学研究发现,本品中的香薷、菊花、佩兰、连翘、北沙参等富含挥发油,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都具有良好的祛暑、解热、抑菌等作用。现代可用于夏季一般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传染性热病初起,以病发于夏、发热重、汗出多、口渴、脉数为辨证要点。
中医认为,暑为夏季之主气,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且多挟湿。若气候变化异常,人体正气不足,则易为暑邪所伤。暑热之邪侵袭肺卫,热蒸肌表,动湿滞中,且耗伤气津,则引起发热、多汗、烦渴诸症,治疗上以解表、祛暑、清热、化湿、生津为要。
方中香薷辛温芳香,可发散解表、化湿和中,李时珍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故为君药。连翘、菊花可清热解毒,并透上焦之暑热;佩兰、荷叶、丝瓜络可祛暑清热,并化中焦之湿阻,共为臣药。生石膏、知母、竹叶可清心除烦,北沙参可清热养阴,竹茹能清热除烦和中,共为佐药。诸药配伍,解表与化湿同用,清热和养阴并举,使暑热除、表邪散、湿邪去,而诸症可痊,可谓夏季外受暑热之感冒的对症之药。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每袋装10克。开水冲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风寒感冒者不适宜。小儿、年老体弱者、哺乳期妇女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或发热体温超过38.5℃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责任编辑:高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