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中医文化 用药知识

逍遥丸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浏览量: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门诊患者曹女士身形单薄,还总多愁善感,跟《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十分相似。她平时食欲差,睡眠多梦易醒,近来又常觉胸口闷胀、经前乳胀、两胁胀痛,我建议她用逍遥丸调理。下面来了解一下这一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经典名方。

组成与功效

逍遥丸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原方用甘草半两,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各一两,共为粗末,以水一大盏,与烧生姜一块、薄荷少许同煎,去滓热服,可“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可见其在调和肝脾、调经方面有独特功效。

中成药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制成,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常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闷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之说,认为生活中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有关,本方为疏肝解郁、健脾理气的代表方,因此现代还广泛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二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肝侮,又助营血生化之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运和中,且辛散达郁,共为佐药。甘草还调和诸药,兼为使药。全方疏肝郁、养血虚、复脾弱,可谓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立法周全,组方严谨,故为久用不衰之名方。《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生而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曰逍遥。”

此外,还有一种中成药叫加味逍遥丸或丹栀逍遥丸,较本方多加了丹皮、栀子两味药,增加了清热作用,适用于肝郁化火者。

服法及禁忌

中成药逍遥丸为亮黑色的浓缩丸,气微,味甜、辛而后苦,每次8丸,每日3次,开水送服。

服药期间,保持情绪乐观,忌食寒凉、生冷食物,忌生气恼怒。儿童、老年人、哺乳期妇女、孕妇及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服用应咨询医师。感冒患者、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服用1周症状无改善,或突然出现月经紊乱,应去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如正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